第(1/3)页 很显然,朱元璋已经对成化帝朱见深,升起了浓厚的兴趣。 想要从韩成这里,多知道一些,关于成化帝朱见深的事。 想想也对,得知朱见深的行为处事风格,以及做出来的那些功业,得很多人都会心情激荡。 真的是一扫叫门天子朱祁镇,带来的低迷,让大明再次变得强大! 在韩成看来,朱见深是大明后世帝王之中,除了朱棣之外,行为处事,尤其是对外战争上面,最为像朱元璋的人。 不然的话,也不会被一些人称之为‘小汉武’。 朱元璋在得知朱见深做出来的一些事情之后,对朱见深兴趣大增,也在情理之中。 韩成想了一下道:“成化帝朱见深,还做出了不少令人振奋的事。 比如,咱们不久前讨论的武举,成化帝也进行了改革,并且还很有成效。” “这么说,你刚才说的那些,关于提高武将地位,以及改变武举的办法,都是咱的好儿孙见深给提出来的?!” 朱元璋一下子激动起来。 怪不得韩成这小子,说的头头是道,原来的是将自己儿孙的办法给弄了过来! 用自己后辈儿孙的好办法,来震惊自己这个做祖宗的,韩成这小子真过分! “额……” 韩成愣了一下,一时间有些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虽然他知道,老朱惯会往自己脸上贴金,但却也没有想到,竟然会贴到这种程度。 “那个,岳父大人,我说的那些,很多都是后世的办法。 朱见深对武举的改革,和我方才所说的那些办法,算起来只有一个地方是相同的。” 朱元璋面上的笑容为之一滞。 好吧,原来是自己有些多想了。 但能有一个地方是相同的,也足可以说明自己这个后世儿孙的不凡。 “朱见深在对武举的改革,最大的一个贡献,就是让武举制度化,常态化。 以往大明虽然也有武举。 但是这东西,到底什么时候才开一回,具体的标准又是什么,不固定。 经常是变来变去的。 武举的举行,简直比陛下你的开科取士都要随意,多少年一考,关停之后,什么时候再次举办,都没有什么规律可寻。” 边上的朱元璋闻言,有些脸黑,想要动手捶韩成。 这浑小子,说武举就说武举,没事了将这些事情,往自己头上攀扯做甚? 这小子,不要以为他仗着自己对有容宠爱,就可以为所欲为! 做的过分了,自己该捶他还是要捶他! 当然,朱元璋也就心里面想的热闹,并没有捶韩成,而是继续等着韩成往下说。 韩成道:“朱见深改革武举之后,事情就变得不一样了。 他依照科举那样,也给武举的举行,定下了固定的时间,每隔一段儿时间,就会举行一次武举,用来选拔人才。 还规定了武举的考试内容,并形成规范。 他在武举上的这些举动,在当时,肯定是取得了不少的成效。 朱见深在世时,多次对外对内用兵,从未败绩,武举在其中具体起到了多大的作用,我也不知道。 但可以肯定的是,武举肯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而且,也是自他之后,这武举在大明,才算是一直正常的延续下去。 并且在后来,还真出现了通过武举走上的名将!” 朱元璋闻言,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就知道!自己的这个儿孙肯定不会让自己失望! 当然,若不是提前从韩成这里,得知了更多更好的,改善武举的办法,朱元璋心中的快乐将会更为充足。 “除了这些,朱见深还整顿吏治。” 韩成的声音响起之后,朱元璋的心中又是一喜。 还有?! 自己的好儿孙朱见深,竟然还有别的功绩?! 朱元璋闻听韩成之言,显得惊喜异常。 没有知道朱祁镇的各种操作之前,朱元璋听韩成讲述自己儿孙们的功业,心中的想法大多都是‘就这?’‘还有没有?’‘这也太少了吧?’ 但经历了朱祁镇之后,朱元璋再去听后世儿孙的功绩时,则变成了:‘这么多?’‘怎么还有?’‘我后世儿孙太优秀了!’ “得益于摊上朱祁镇这样一位好爹,朱见深上位时,可不仅仅是内部各种叛乱,外部各种敌人。 大明本身的吏治,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 朝政**。 文官势力抬头,并开始膨胀…… 朱见深前面整顿军队,后面开始对吏治动手。 开始触碰文官集团的利益。 锦衣卫到了成化帝时期,内部问题不少。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