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奉天殿内,随着朱元璋一句话说出,一下子就将满朝文武,都给听懵了。 在此之前,他们很多人都是各种的猜想,太祖高皇帝把他们召集起来,还说有事情要颁布,到底颁布的是什么大事。 可不论怎么想,都没有想到,他所要颁布的大事,竟然是要把他的祖训给废除! 话说,这祖训不是太祖高皇帝,非常得意的东西吗? 为了编写祖训,他可谓是绞尽脑汁,洪武二年开始动笔,一直到洪武六年才最终定稿。 历经四年。 后面更是两次修改,一直到洪武二十八年,才算彻底定下。 这怎么现在……说废就废了?! 他真能舍得? 这不是在做梦吧? 朱元璋将众人的反应收入眼中,对此并不意外。 他停顿了一下开口道:“准确的来说,也并非是把咱的祖训给废掉了。 而是将祖训里的不少东西给废了。 比如不征之国。” 朱元璋当初,从韩成这里听说了后世之人,把他的祖训给钻成了筛子。 他留下的祖训,不仅仅没有束缚住那些官员,乡绅,相反还变相的,成为了那些官员们手中的工具。 被各种想方设法的钻空子,歪曲理解自己的祖训。 把自己的祖训,当成对付大明后世皇帝的工具来用。 朱元璋是真气。 并不止一次的升起过,要把他的祖训给彻底的废掉的念头。 但是经过一番仔细的思索后,朱元璋最终还是把这个念头给按了下来。 觉得不能如此做。 虽然从长久来看,祖训有着这样那样的毛病。 但是,却也能将一些东西给弄成定制,用来稳定大明。 做大明长久安稳的基石。 就比如,在大明原有的历史之上,他的祖训有很多地方,都被钻成了筛子。 可是有些方面,却没人能动摇。 最多不过是在他定下的祖训上,进行一些发挥。 心平气和的去看待这事情,他觉得他的祖训,确实在后面引发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给大明,以及不少的君王,都带来了很大的束缚。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也同样给大明带来了不少的好处,让大明变得安稳。 既然这样,那他就把那些对于大明,大大不利的地方给修改掉。 再补充上一些,对大明以及大明后世有利的祖训进去,形成新的祖训也就是了。 不能因为祖训有一部分的问题,就将其全盘给否定掉。 在冷静下来,并进行了一番思索后的朱元璋看来,这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普天之下,莫非王臣,率土之滨,莫非王土!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大明! 周边小国,多为我华夏之藩属。 有一些藩属国挺老实,但有一些藩属国,却一直暗地里搞小动作,认不清他们的地位。 妄想挑战天威! 越是不打,他们就越是不将我泱泱大明放在眼中! 只有仁德,不宣诸于武力,根本不能让他们感受到我大明之强盛。 不能让他们跪服! 所以,该打就要打! 蛮夷畏威而不怀德。 只有仁德,没有武力,不去征讨他们,他们就越发蹬鼻子上脸。 比如这倭奴就是如此。 今后,该打就要打!” 听到朱元璋这话,朝中众人这才心头一动,变得恍然大悟起来。 就说嘛!太祖高皇帝怎么可能,会将他所制定出来的祖训给废除? 原来是只废除其中的一部分。 对于朱元璋会在这个时候,说出废除不征之国的事情,并说出这样的一番杀气腾腾的话来。 有的人感到很感到很意外,很担忧,也有的人觉得在情理之中。 尤其是那些武将们,更是一个个兴奋不已,暗中摩拳擦掌。 觉得今后有他们的用武之地了。 就该如此做! 周围的那些蛮夷之国,不懂礼数,需要大明的兵将教他们该怎么做人才好。 但也有一些人心中忧虑,怕大明从此开启了好战之先河。 国虽大,好战必亡! 当初太祖高皇帝,列出那些不征之国来,也是觉得那些地方过于偏远,而且过于鸡肋。 打他们会花费诸多的银钱,动用很多兵马,很容易把大明拖入到战争的泥潭里。 打输了丢脸,打赢了又没有什么太好的收益。 担心会因此而拖垮大明。 这在不少人看来,是一个非常好的抉择。 可哪能想到,重新回来的太祖高皇帝,竟仿佛突然性情大变。 做出了这样的安排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