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太后分娩!新世界!大变局-《篡清:我初恋是慈禧》


    第(2/3)页

    负八妹道:“导师是我爸。”

    就这样用了整整几个月时间,九江大厦的设计图,整个九江城市规划设计稿就完成了。

    对于现代社会来说,并不算了不起。

    但对于这个世界而言,完全是无以伦比的震撼,摩登,现代。

    然而,晴晴大宝贝就进入了最忙碌的时刻。

    她需要把平板电脑上的图纸,一张一张临摹下来。

    所以她也是唯一知道平板存在的人。

    但是,进行一段时间后,发现这样临摹是不行的,会有一定误差。

    于是,只能用照相机对着平板画面进行拍照,然后再洗出来。

    当然就算这样,还是会有变形,但幸好这些图纸里面都有非常详尽清晰的数字。

    就这样,从1861年开始设计,1862年2月份开始建设的新九江,已经轰轰烈烈进行了一年半了。

    如今,大概只完成了规划图里面的几分之一。

    但是,最最核心的九江大厦,已经初见规模。

    超过几千名工人,用了五百三十天的时间,建造完了九江大厦的外壳,其中五分之一是英法美建筑工程师。

    当然接下来还有漫长的内部装修,外部建造,但是整个外壳已经竣工了。

    九江大厦的整体工程量只有纽约帝国大厦的几分之一,进度反而慢了半年。

    但毕竟早了几十年,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总共三十九层,超过一百六十二米。

    天可怜见,这个九江大厦一开始规划,仅仅只有九十九米。

    但是有人强力反对,这个建筑太矮了。

    虽然超过了黄鹤楼和滕王阁,但是人家大报恩寺都快一百米高了,而千年之前的永宁塔都137米了。

    而且人家科隆大教堂,都超过一百五十米了。

    人家几百年前建造的教堂,全部用石头建造,没有任何钢筋混凝土都可以建造得这么高。

    我们这个九江大厦,号称最现代,最摩登,只有区区一百米高,算什么?

    要建,就是世界第一高。

    162米!

    这个方案摆在苏曳面前的,他是非常头疼的。

    其他的城市大基建,尤其是建造大量的居民楼,是完全可以赚钱的。

    但是这个九江大厦,未来就是九江经济实验区的办公中心,也就是说要自掏腰包。

    还有一个最最关键的问题,升降梯。

    虽然在十年前,就已经有人发明出来的升降梯,并且投入了实用。

    而且苏曳这边给出了更加先进升降梯,而且已经建造出来了几部。

    但……这个东西第一次用在这么高的高度,安全性是得不到保证的。而九江经济实验区的高层人物都是惜命的,所以不可能用自己的生命来实验这么高的升降梯。

    所以,就算九江大厦建完之后,大概率只会在十层之下办公,每天走路上下楼梯。

    十层以上,都是要空着的,要等到升降梯完全成熟后,才能投入使用。

    还有,最高层的用水怎么办?等等等等,统统都是问题。

    当然,最关键的是建筑费用。

    如果只建造100米,那么整个建造费用只需要一百万两左右。

    但如果是162米,那整个建造费用可能超过三百万两。

    现代到处都需要钱,资金缺口这么大,那三百万来建造一栋华而不实,利用率不高的第一大厦,完全没有必要。

    所以,苏曳否掉了162米的高度。

    但是,经济实验区的董事会高层,尤其是洋人高层,一再二,再而三强烈要求,要建造162米。

    而且,他们让巴厦礼作为说客,一次又一次劝说。

    最后,这群虚荣的资本家直接说,他们愿意承担三分之二的建造费用。

    就是在这种环境下,162米的高度得以获批。

    当然,实际上主题建筑只有一百三十米,剩下三十二米是大楼塔尖。

    太虚荣了,但至少效果很华丽。

    尽管这个城市的大基建,只完成了几分之一。

    但叶赫那拉氏到达的时候,还是彻底被震惊了,仿佛到了异世界一般。

    站在船上,看着灯火通明的城市,久久发不出声音,这是一个完全截然不同的世界。苏曳发展九江,充其量也就是七年时间,就有如此效果吗?

    这……这才是真正的未来吗?

    “那……那就是先帝提过的九江大厦吗?”叶赫那拉氏问道。

    朱三娘道:“是的,夫人。只不过原本王爷规划的只有九十九米高,结果被那些洋人逼着越来越高,现在足足有一百六十二米高了,是世界最高建筑了。”

    叶赫那拉氏足足好一会儿在脑子里面进行换算,道:“这,这岂不是到了天上吗?”

    这个时代的人夸张,六七十米的楼宇,都说是恐惊天上人,更何况162米?

    尤其是在夜晚中,这一百六二十米的高楼上还安装了灯泡,并且全部点亮了。

    视觉效果更加震撼。

    “这九江大厦的灯,每天晚上都点亮的吗?”叶赫那拉氏问道。

    朱三娘道:“不是,只有在极少数特定时间点亮,今天晚上点亮是因为夫人驾临。”

    下船登陆之后,晴晴大格格,苏曳的父母,已经前来迎接。

    接下来的时间内,叶赫那拉氏在九江渡过了无法忘怀的日子。

    在这里她是自由的,在晴晴等人的陪同下,可以前往任何一个地方。

    吃食堂,参观工厂,乘坐火车,去各种洋人的店铺购买东西。

    “这么多洋人?”叶赫那拉氏道。

    晴晴道:“在试验区工作的洋人,超过了七千人。来这里做生意的洋人,也很多很多。”

    在九江,她的住处是一个沿江的别墅庄园。

    这里有大片的草地花园,采用了大面积的玻璃窗。

    地面铺设着光滑的大理石。

    用那个时代的材料,进行全新式的装修。

    舒服的沙发,无所不在的电灯。

    还有一个电影室,不计其数的唱片。

    “天哪,这里比京城皇宫舒服太多了。”叶赫那拉氏道:“圆明园,畅春园,承德行宫,都不如这里。”

    “这里的房间有皇宫房间几倍大,这里客厅也比我在京城的花厅几倍大。”

    “住在这里,我再也不想回京了。”

    就这样,叶赫那拉氏在九江渡过舒适的三个月。

    在京城,这三个月是最难熬的,因为太热了。

    而这个庄园别墅,引入了活水,流通整个房子,哪怕夏季也是比外面凉爽得多。

    七月中旬。

    叶赫那拉氏分娩。

    超过了十几名妇科大夫,呆在这个华丽的庄园别墅内,防止一切风险的发生。

    但是,一切顺利。

    七月十八晚上,叶赫那拉氏诞下一女。

    苏曳终究没能赶来,就如同其他女子分娩一样,他如今有四个儿子,三个女儿了。

    但是没有一个孩子降生的时候,他在身边,没有办法,太忙了。

    “恭喜夫人,贺喜夫人,是一个千金。”

    看着孩子的时候,叶赫那拉氏也是满脸疼爱的。

    但是等到孩子抱走之后,她眼角还是滑落泪水。

    为何是姑娘,为何不是儿子。

    晴晴握住叶赫那拉氏的手道:“夫君更疼爱女儿的,而且还可以再生呀。”

    叶赫那拉氏哭道:“你不懂,你不懂的。”

    接着,她问道:“寿禧公主也怀孕了,大概是男还是女?”

    晴晴道:“没有生出来,哪里知道?”

    叶赫那拉氏道:“你额涅有经验,肯定大概知道。其实,我生下来之前也大概知道是女儿,只不过大家都挑我喜欢听的,说肯定是儿子。你告诉我,大家觉得寿禧公主肚子里面的孩子大概是儿子,还是女儿?”

    晴晴道:“大概,也是女儿。”

    而后,晴晴安慰道:“还可以再生的,还可以再生的。”

    旁边惠征的妻子道:“苏曳也真是,这个时候也不来。”

    叶赫那拉氏道:“我倒是不希望他来,最好等到我变苗条好看的时候,他再来。”

    …………………………

    京城!

    “堵住,堵住……”

    “往里面推一推,帮帮它们呀!”

    “不许出来啊。”

    寿安公主拼命按着苏曳,不让他出来。

    足足好一会儿,苏曳道:“差不多可以了吧,再呆在里面,我又要重新石了啊。”

    “你来啊,谁怕谁?”寿安公主道。

    如今她三十几岁了,怀孕已经很有风险了。

    但是她非常坚持。

    之前也努力过很多次,但是都没有怀上。

    这一次,她就要在三千军队的护送下前往乌里雅苏台,这可是真正的偏远苦寒之地了。

    “都怪你,怪你……”寿安公主搂着他道:“原本我和他都已经和离了,就要正式公布了,你偏偏让我去镇守漠北,这样一来我又不能公开和离的消息了。”

    寿安公主本来就是抚蒙的公主,是蒙古郡王的妻子,镇守乌里雅苏台正合适的。

    但这样一来,和离之事,又要延后几年才公布。

    “对不住,到这个时候,还要你帮我。”苏曳柔声道。

    “不,我高兴的很。”寿安公主道:“我就指望着六妹那边肚子争气,能生出一个儿子。不过她一直都没出息,就光长得好看,什么用都没有,还是我自己来吧。”

    “啊?”苏曳道:“啥意思?”

    就算寿安公主和离了,也大概是不能公开嫁给苏曳的。

    寿安公主道:“我生下儿子,交给寿禧,就当作是她生的呀。”

    ………………

    两日之后,在几千军队的护送下,寿安公主和僧格林沁北上。

    开始轰轰烈烈的八旗裁军。

    紧接着,倭仁前来和太后告别。

    最近几年,倭仁和苏曳非常疏远,他对苏曳的很多政策都不赞同。

    但是,这一次他去盛京主持裁军,却也没有任何推脱。

    并且告诉慈安太后,哪怕粉身碎骨,他也要完成盛京八旗军的裁撤之事。

    而后,左宗棠率军前往西安,主持那边的裁撤。

    次日,荣禄又告辞慈安太后,他要前往成都主持八旗裁军。

    这一下子,陆军部大臣几乎全部走光了,这让小太后有些不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