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谈判-《诗仙小贵婿》


    第(1/3)页

    江淮府。

    江淮知府董奎恭恭敬敬地将江寒迎进正厅:“不知江大人到来,董某有失远迎。”

    江寒打量着董奎,此人四五十岁年纪,身材短小,身穿官袍,眼中闪烁着精明的光芒。

    江寒微微颔首:“我本是途经此地,董大人不必客气,不过……我到此地时却收到了陛下的旨意,陛下要我平江淮粮价。所以此番前来,只为公事。”

    董奎愣了一下,苦笑一声,说道:“江大人有所不知,自从淮河爆发之后,大水淹没江淮十余县,如今有几十万百姓流离失所,江淮府外堵着不知多少难民!粮价疯涨也是无可奈何之事。”

    江寒淡淡道:“本地粮商最大的是哪几家?”

    董奎答道:“江淮最大的粮商是商肆米行,郑计米行,黄计米行这三家,其中商、郑两家占据了江淮地区八成粮米生意。”

    江寒说道:“既然如此,帮我设宴邀请这三家米行的掌柜,我要与他们谈谈。”

    “好。”

    江寒望着外面阴沉的天空,看样子又要下雨了。

    大粮商背后往往都有门阀在,商肆米行是商家,郑计米行背后是童家,黄计米行背后是汪家。

    这便是江淮三大门阀世家:商,童,汪。

    商家是江淮道门阀之首,底蕴深厚,江淮官员有许多是商家的人,据说与淮州布政使关系也不错。

    至于童家,祖上有从龙之功,当今皇帝有一个嫔妃便是童家的人。

    汪家最弱,但也出过不少名人才子,作为江淮的门阀,实力也不可小觑。

    俗话说,流水的王朝,铁打的门阀。

    门阀根深蒂固,又影响极大,是所有帝王想要拔掉却拔不掉的,因为帝王的发家往往与门阀的支持有关。

    门阀的危害极大,很多生意都掌握在门阀手上,比如读书人常用的笔墨纸砚。

    大虞一张宣纸七文钱,一支毛笔四十文起步,一本有关科举的书五六十文,砚台更贵,若是拜个名师,收个见面礼,也得几十两银子。

    如此一来,别说平民难以读书,就是很多寒门也没有出路。

    所以大虞虽然有科举制,但并非每个人都能通过科举改变人生。

    虞帝早就想对付门阀了,因此成立了日巡司,夜巡司,离明司三个部门,这三个部门酷吏多,最擅长的就是搞牵连。

    以此压制门阀的势力。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