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掺一脚的美国-《苏联1991》
第(2/3)页
亚纳耶夫继续说道,“欧洲战场我们已经从攻势转变为守势,我们的势力范围被西方逐渐的蚕食殆尽,每天打开新闻都能看到哪个国家又加入了欧共体,哪个国家又获得了西方的经济援助。这些敌视仇视苏联的国家会毫不犹豫的当一个马前卒,为西方权贵效命。”
“拼命想要推到那扇墙的内忧,还有手持攻城槌准备随时破门而入的外患。这一切,难道都是诸位同志想看到的吗?”
虽然政治讲求国家利益,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但是中苏之间的关系实在是太过微妙和复杂,虽然历史上曾经兵戎相见,但是在苏联解体的最后一刻。也就只有中国静静的站在曾经相遇的白桦林之中,在残缺的镰刀锤子墓碑之前惋惜那个指引自己前进的,已经逝去的红色帝国。
亚纳耶夫最终说服了所有人,向南边的邻居提供了他们急需要的万吨水压机,解决在工业制造方面的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这一次事件,被中苏两国称之为破冰之旅。
而刚好结束了中美蜜月期的美国看到这个新闻消息之后,第一反应就是中苏关系是不是又开始重新升温了。经历了1989年的东欧剧变之后,从七十年代末期开始的两国蜜月期因为政治事件而彻底结束,此后中美关系变得平常化。不再像从前一样如胶似漆了。
摆在还未卸任的布什总统面前的,有两个选择。一是继续拉拢中国,从中作梗破坏中苏关系的正常化。二是将中国列入制裁与打压的对象。进行经济与军事封锁,以求达到让中国屈服,与苏联断绝重新拾起友谊的机会。
一个野心勃勃正在崛起的国家,一个是虽然衰落但是根基犹存的帝国,两个国家联手的能力,足以跟西欧一群老牌工业国和美国分庭抗礼。
伊戈尔伯格将自己的意见摆在美国总统面前,“我们倡导欧盟国家对中国进行经济封锁,武器禁运,阻止另外一个红色国家的崛起。深受*阴影折磨的西欧各国必然会大力支持。然后我们这边只支持武器禁运,但是依旧与中国保持良好的经济合作关系。”
“事实上也不全然算是武器禁运,我们可以将一些不涉及机密但是他们又欠缺的武器通过以色列出售到他们的国家。事实上共-和-国-家依旧需要从我们国内进口大量的黑鹰直升机零件,所以这一点方面我们也可以考虑一下。”虽然*年之后断绝了蜜月关系,但是伊戈尔伯格也绝不希望东亚之国彻底的倒向自己的老对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