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李宪是从后面回来的。 不仅经历过中国经济全面腾飞,见识过国货行销天下一双中国解放鞋在国外都卖出潮牌价的场面。作为一个实际上的九零后,也亲眼见证了进口商品的神话破灭。 但是在当下,中国做出口的商人是自卑的。 这种自卑体现在哪儿? 就体现在了出口商品报价方面。 很多国内企业总认为自己的商品能上外国市场是“高嫁”,所以往往在价格方面一让再让。 但其实是这么回事儿么?并不是。 虽然在96年这个节骨眼上大部分的国内商品虽然工艺技术上存在欠缺,但是和中低档的国外商品比较其实大差不差。 就比如说新北的手下败将宝洁。 这家跨国企业在中国也有几年的时间了,目前旗下的香皂,洗发水和化妆品系列产品已经在全国范围内热销。 但是在深挖市场和供应商的同时宝洁在干啥? 疯狂的收购国内的竞争品牌! 企业规模和营销理念仍在一边先不说。 商业竞争的基本原则放在这里,如果宝洁的产品真的从工艺,技术成本等各个方面全面的压过国产品牌,那还收购个屁? 再比如饮料行业,啤酒行业、等等等等,都是这样的。 天府可乐比可口可乐和百事味道差么? 不见得。 可以说现在国内的企业除了造不出高精尖之外,其他的商品特别是日常消费品,品质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低——即使大部分的外国企业都认为国产货和这个刚刚进入市场经济的国家一样落后。 说句挺悲哀的话,当下看除了那些外商之外,中国企业家自身和部分的国内消费者也都看不起国货。 至于为什么造成这种局面,说起来那就复杂了。 但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当下西方和平演变政策的延续。苏连老大哥刚刚败在演变黑手之下解体,吃到了这个甜头,在刚刚全面开放的国内经济领域,这种套路也大行其道。 说件最简单的——青岛,下水道。井盖,油纸包。 这种影响了整整两代人的软文,很多都是西方枪手的手笔。 而这种精神毒药,即使是在二十多年之后,也同样经由公知之手,大量存在中国的互联网上。 一方面是对己身的自卑,一方面是对进口产品的神话。 使得很多本应该能走出一条康庄大道的国内品牌最后在国际市场上折戟沉沙。 直到多年之后中国真正的富强起来,对进口产品失去了仰望角度的人回头看,才会发现错过了太多的机会,走了太多的弯路。 深知这些的李宪,自然不会和费舍尔这样的出口承包商客气。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