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南进-《我的大宋新帝国》
第(1/3)页
五代十国,乃至宋朝初期的官制非常复杂,混乱。
前朝官员太多,他们被高高供起来,大部分只有官,没有职。
或者给你一个一品的官位,只给你了一个六七品的职位,这样就不怕你利用自己的资历来造反。
可是这样的安排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就又出现了差遣。
差遣属于临时职位,不受级别限制,但是权力大小同样不可简单分清。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三四品的官员比一二品的官员权力大,甚至一个六七品的官员,因为差遣重要,要比一品大员更牛。
都部署就属于是临时差遣,还是差遣官里面权力最大的一个。
按照后世的认知,这个职位相当于集团军总司令。
赵德昭身为皇子,担任行营诸军都部署,就是南征南汉的总司令。
而潘美的行营左军都部署,相当于左军总司令,也是一个妥协的差遣。
按照赵德昭的意思,潘美在湖南开发了几年,对这里的情况比较了解,担任后勤军团司令最合适。
可是他已经在湖南准备了好几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总不能赵德昭来了,就抢了他的功劳。
所以没有设置后军都部署,而是搞了个左军都部署。
王全斌是一代名将,手下忠武军,龙捷军,都是一直打仗的精兵。
将这些人从西蜀拉过来,就是要让他们杀敌的,自然要分配在刀刃上。
他们不能安排在后军,又不能把潘美安排在后军,就来个左右军。
但实际上,赵德昭只是将他们当做辅助军,根本没有想要靠他们攻城掠阵。
七月二十三,赵德昭抵达潭州,七月二十四,就在潭州城外岳麓山下与湘江的江滩上,举行了大阅兵。
这次阅兵不是为了弘扬军威,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发钱。
古代的军队为钱打仗,士兵没有忠君爱国的思想,凡是出动,就必须要发钱。
开拨都要开拨钱,要是去打仗,就必须要翻倍。
赵德昭虽然不喜欢这种风气,但是一开始,他也没有想要挑战这种制度。
你不发钱,士兵们根本就不听你的。
这种事不像军纪,可以立威,你把人都杀了,谁替你去打仗?
或者在逼压下不得不出动,但是一转身,恐怕就起来跑了。
潘美攻下潭州之后,麾下各军也是换来换去,除了一直保留的两万五千禁军,其他厢军这几年换了几茬。
如今留在他手底下的厢军大部分都是这两年从湖南当地招募,共有一万五千余人。
这里面,还包括了三千归顺大宋的溪峒蛮獠土人。
至于其他的在当地招募的乡兵,都是半脱产的百姓,他们守卫本地还可以,让他们出征打仗,离开家乡,是不现实的。
他们离开了家乡,谁来种地?谁来剿匪?
将近十万士兵,还有从山南东道以及湖南当地强制招募的五万劳役,组成了南征的十五万大军。
其中士兵一人两贯开拨钱,劳役一人一贯开拨钱。
所有的开拨钱可以自己携带,也可以交给军中司务,代士兵发放归家。
这些都由转运司负责,他们与军队不是一个系统,不怕他们从中贪墨。
这项制度也是执行了近千年的制度,每个士兵都相信自己的家人能收到这笔钱。
而劳役的开拨钱,则是地方官员或者是乡老代收,负责帮他们送到家中。
除了开拨钱,赵德昭运来了十几船的金创药和各种防瘴气的药粉,每人一个医药包。
医药包里面除了几包药剂,还有一小罐酒精,一截纱布,一截针线。
士兵一人一身新衣,一双布鞋,劳役每人一双布鞋。
这些都是赵德昭筹集了半年多的物资,汉京的女工工坊忙了半年才做出来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