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番外(二)-《朱雀桥》
第(2/3)页
就这样一路打闹着,小两口日子过得蜜里调油,在第二年开春之际,晋国皇帝突然中风猝死,临死前一道密旨,着皇太子袁远继皇帝位,同时择吉日分别以贵妃礼、妃礼迎宋、王两家嫡女入宫。
此为平衡之道。
大燕朝后宫空虚,独尊皇后一人的事给了老皇帝一记警钟,眼看着这唯一出息的儿子也有着朝这方面发展的趋势,他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也是有必要。
二来也为了平衡朝中局势。
这道密旨的存在有不少人知道,登基大典举行完,这后半边的内容却迟迟不见践行,朝中难免传出些风言风语来。
其中两家的人更是在暗地里推波助澜,施加压力。
人素来是最不长记性的,他们只记得如今龙椅上这位在成亲后多有收敛约束,却压根忘了当年他最是天生的反骨,镇得诸皇子唯唯诺诺,无人敢再出头半分。
又是小两月过去,有人彻底按耐不住,推了几个小官在朝堂上明提此事,与帝王一党闹得不可开交,袁远在上首看着,始终是漫不经心的看戏样。
他倏尔想起了纪焕。
当年那些让他费解,甚至嗤之以鼻的行为,到了今日,答案呼之欲出。
他袁远走上了与纪焕如出一辙的道路,说起来,也算是栽得彻底,输得心甘情愿。
这一场争执自然是没有意义的,它所起到的作用,不过是提醒龙椅上的帝王,那道密旨的存在,大家都知道,藏着掖着并没有什么用。
是夜,月上柳梢头,两家掌权人入宫,袁远见人都来了,十分和善可亲地赐了座,又指了指桌案上堆成小山的卷宗,言简意赅道:“你二人都瞧瞧。”
那两人上前各拾起一卷,才看了几行字下去,面色勃然大变,等那两人看完,后背发凉,一个两个都跪在地上喊冤。
袁远似是早就料到了这等情况,噙着笑温声道:“今夜月色甚好,朕不欲动怒。”
“都起来坐着,好好替朕将这卷宗瞧完。”
天子喜怒无常,那两人是见识过的,当下心中叫苦不迭,捉摸不透他笑吟吟的面具后究竟是个什么意思,心中是抗拒,身体却又意识一般起了来,在袁远的目光下一卷接一卷地看。
当年寒窗苦读时都没这般用功在意。
等全部看完,两人后背湿了一片,幽幽的风一吹,便是一阵钻心刺骨的寒凉意,竟比寒风腊月的冰刀子来得还要厉害些。
这回是真的跪着不敢起了。
宋、王是大家贵族,支脉门客众多,平素约束不及,总有不孝子孙在外仗势欺人,惹事生非,平素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觉着这都是些无足轻重的大事。
可直到瞧了那上头堆得如山一般的罪行,才知自己错得有多离谱。
盛极一时,就更该约束自身,帝王若有意要查,光凭这大大小小的罪证加在一起,若公诸于世,平素的芳名美誉便成了恶名昭彰,罄竹难书。
两人到底也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物,初初惊诧过后便是一百个抵死不认,他们大抵也知道,袁远既然选择暗自召他们入宫,就当没有想将这事闹大,上有回旋的余地。
本身也都不是些什么致命的罪。
袁远脸上的笑意更深了些,他指了指那散落一地的罪证,踱步到两人跟前,不疾不徐地开口:“两位大人是国之栋梁,为大晋鞠躬尽瘁尽心尽力,只不过子孙有些混账罢了。
“朕也不是什么不依不饶的人。”
他的目光在两人身上扫了一圈,声音温和低沉:“两位是想私了还是公了?”
那两位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袁远看了看外边的天色,有些不耐烦地敲了敲案桌,“快些做决断,朕耐心不比先皇。”
最后还是王浮能屈能伸,咬着牙憋着气道:“陛下,我们私了,私了。”
袁远这才满意地颔首,从乌木盒里拿出一张密旨,在两人的注视下丢进了炭盆里,很快就被火舌吞噬,殿里顿时漫上熏烟味。
“父皇并没有留下什么密旨,希望两位大人回去平息四起的流言,这才不辜负了朕的一片苦心。”
沉沉浮浮大半辈子,王浮和赵乾从没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勉强点了点头后就出了宫,走的时候步子都虚浮迈不开。
珠帘掀起又放下,珠子的碰撞声清脆细微,纪婵又踱过两扇屏风,才站在他跟前就被揉了揉发丝,男人笑意清浅,眉目温和,低声浅问:“睡醒了?
可是吵到你了?”
纪婵并不知道方才这里发生了什么,只是鼻尖微动,揪着他衣襟埋首进去,有些不满地嘟囔:“怎的一股子糊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