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应天府 太子朱瞻基收到了王宇送来的密信之后,找来了自己的亲信,锦衣卫百户王节。 朱瞻基用烛火点燃了王宇送来的密信,背对着王节。 “有京城来的消息吗?” 身着蓝底飞鱼服的王节,自从朱瞻基受封太孙之后,便被老爷子一直派来他身旁护卫。 在从王节口中得知,洪熙皇帝这些时日七日一朝之后,朱瞻基心里有了自己的决断。 洪熙皇帝虽然不像太祖一样一日一朝的勤勉,但三日一朝,乃是二十几年的习惯。 现在这规矩变了,那洪熙皇帝的身体... 朱瞻基找来太孙妃胡氏和太孙嫔孙若微,告知他们自己要孤身离开应天,让她们遮掩好自己的动向。 太子受诏于应天修复皇宫,无召反还顺天的话,可是有谋逆的嫌疑。 不过朱瞻基信得过王宇这个从小长大,又同生死的表弟,所以带着十余人亲卫,直接避开应天的耳目,悄悄的到了王宇的前锋大营。 王宇现在乃是大明的从二品前锋左都督,大明唯一将军封号的定国将军。 大致相当于大明五军都督府里,除了大都督英国公张辅,下面就只有四个都督能与王宇平起平坐。 不过王宇确实是二代勋贵里的第一人,其他四个都督,基本都是靖难老人了。 现在基本是挂职养老的状态。 所以这次洪熙皇帝令英国公张辅为帅的平叛准备,实际主力是王宇这个新生代勋贵率领的三千营、五军营、以及辽东卫。 神机营、陕西卫由英国公张辅亲自统率,坐镇后方,为王宇压阵。 因为要戒备草原人趁火打劫,所以山西卫出兵最少,才来了三万人,正好让成国公朱能独领山西卫一军三万人,绕过山东后,堵住汉王赵王南下的道路,以免他们南逃,糜乱江南各省。 洪熙皇帝并不只会一味宽仁的手段,他有点像是郑伯克段于鄢,故意纵容两位弟弟做大,让大明的天下人都知道,他对两位弟弟已经是百般忍让了,现在出手,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王宇亲自带着两万多的三千营为前锋,辽东卫的十万步卒在后边坠着,按部就班向着山东赶去。 大帐之中 王宇招来信使。 “传令下去,让辽东卫总兵派三万人协助天津卫驻守,以防叛军在天津借海船登陆。 另让辽东卫总兵,派重兵接手山东到顺天沿途所有要道关隘,除了本将亲至,不可让其他打着任何旗号的兵马过关。” 虽然这个时代,汉王朱高煦可能也想不到可以从天津卫登陆,但王宇还是小心一些。 另外,陆路上,王宇也准备严防死守。 现在洪熙皇帝的情况,即使王宇没打听过,但身在顺天,还是听到些风声,再结合了一下原剧和历史的情况,自己这小姨夫,活不过这个冬天了。 本来从边塞调三十万大军南下,平定汉王朱高煦山东卫十万人的叛乱,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 但是吧! 对军事战略不太敏感的洪熙皇帝朱高炽,为了表现自己的仁慈,让平叛大军等了半个月,派三批人轮流去劝两位弟弟就藩,还承诺拥兵之事,既往不咎。 这么一拖时间,汉王的草原“盟友”朵颜卫伙同瓦剌也先,分别在萧关,宣城叩关了。 洪熙皇帝朱高炽不得不让英国张辅带着神机营、十万宁夏中卫,火速驰援三关口。 成国公朱能也带着手中的三万山西卫,去驰援宣府了。 这么一来,平叛的将军,可就只剩下王宇这么一个前军了。 虽然十万辽东卫是边军,战斗力整体还要强于山东卫十万人,但汉王朱高煦是在山东杵着,十万人以逸待劳。 王宇的辽东卫和三千营的后勤,还得靠北直隶,兵力还分散在沿途守关,这直接不能打了。 打完之后,辽东卫和山东卫都得废了,大明实力至少折损十分之一的兵力。 所以王宇干脆直接带着三千营回头,退守黄河,沿河扎下百十个硬寨,防止汉王出山东就行,以待时变。 大约半个月后,王宇的亲卫将藏在黑色罩袍的朱瞻基,带到了他的大帐之中。 在大营明军好奇的眼光中,一个身着黑色罩袍的人走进了王宇的大帐。 朱瞻基进了大帐之后,掀开黑色的帽子,眼神凌厉的看向王宇。“我来啦!” “来就来呗!吃点?” 王宇毫无形象的坐在大帐的主位上,放下筷子,抬手示意。 他身后的两个亲卫,立马出去帐外巡查,以确保没有消息会走漏。 这两个亲卫,乃是王宇在王氏族人里挑出来的亲信,身家荣辱皆系于王宇一人,可以算是值得信任的人了。 “这大军在外边风餐露宿,你倒是潇洒。” 朱瞻基笑了,抢过王宇的筷子,直接毫不客气的吃起了厨子给王宇开的小灶。 “风餐露宿,总好过没了性命的好,我能带他们赢,就不必要去做那些收买军心的事。” 王宇不得不笑了笑,吩咐帐外亲卫,再去准备些吃食、酒水,以及一双筷子送来。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红着脸的朱瞻基,看着面不改色的王宇,有些似笑非笑的开口。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