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一晃三月(上)-《文娱缔造者》


    第(2/3)页

    “你爬过山吗?”韩轼坐在地坝的小木凳上,看着远方。

    韩轼来节目组,地坝是最长呆的地方,小木凳几乎成了他专属的地方。

    “年青的时候喜欢爬山。”制片人回答很谨慎,跟韩轼交流,他必须谨慎。

    “我想也是,现在你的体型也不像能爬山的。”韩轼道:“当你要爬上一座从来没有人爬上的山,你爬到一半让所有人知道,所有人也都为之惊讶了,那么当你到顶峰的时候,就有些理所当然,没有预想中的震撼了。”

    “能震撼,为什么只惊讶?”韩轼最后一句总结。

    制片人知道刚才自己所想的例子错了,十五岁的魔都作协作家,是一个让人惊讶的点,但十五岁的全国作协作家却是让人惊叹。

    韩轼这种思维你说他偏执?也不是。你说他完美主义,也不合适,挺怪异的。

    《木偶奇遇记》题材是童话,童话在中国是非常神奇的题材。

    写得好,对于政治意义的影响也相当大,中国童话双骄,叶圣陶与张天翼,前者不说了官至教育部副部长,后者稍微寒碜一点,但也是全国作协书记。

    或者说,只要写童话稍微出名的,都是全国作协会员。

    基于中国国情,如果是其他科幻、武侠、言情还真不一定。

    制片人想了想,貌似如果韩轼在变形计结束之后,加入了全国作协,貌似对于品牌的塑造更加的好。

    你想想,从一个不良学生,仅仅三个月变成了全国作协会员,要想让自己家里不乖的学生变成这样吗?想就来《变形计》吧!天翻地覆的变化等着你。

    不过,韩轼能够变化如此大,原因仅仅是因为韩轼就是韩轼,和其他变形计无关。

    “你的这本长篇我看你也已经写了快到十万字了吧,《木偶奇遇记》什么时候写完?之前采访你的孟涛,就有很多这方面的资源,出版的事情你可以找他商量,相信他肯定会给你一个很高的价格。”制片人道。

    制片人这点说的倒真没错,说到出版新闻行业,人脉很少有能够和他相比的。

    “还需要校准。”韩轼闭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