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五年计划-《汉末天子》
第(3/3)页
“等这些势做足了,便可以张榜,招收羌民了。”刘协看向郭嘉:“这一段,朕准备用五年时间来做,务必求稳。”
“反差?”郭嘉笑了笑:“陛下用词,当真是天马行空,不过却也贴切。”
“五年时间,只是做这些的花,倒是足够了,同时陛下可令马腾助文和挑选一些亲汉羌人部落去做。”
刘协点点头,五年的时间,不只是因为要缓和羌人的心情,更是因为五年的时间,足以让许多惠民政策得到实现,同时许多工部研发出来的东西,五年的时间,已经足够推广到民间了,到时候,那种反差心情会更大,足够形成强大的心理冲击。
而如果羌民这边,能够成功的话,那草原胡人以及氏人以及以后会遇到的南蛮、山越,皆可以此法来收拢。
当然,前提是,愿意接受汉族文化,想要入汉籍,第一个条件,就是必须得到学院的认可,这也是刘协不着急的一个原因……现在因为印刷术还没有完善,更不要说建立学院,他需要时间,逐渐把这些东西推广起来,做出规划。
一旦成功了,就等于彻底打灭了世家对文化的垄断,而这件事,在刘协心中,甚至比一统天下都要重要,必须在天下一统之前,否则一旦天下一统,再想将这张王牌打出来,那刘协要面对的就不只是关中世家,而是整个天下的世家联合抵制,而且真到了那个时候,天下重新一统,也代表着世家阶层重新成为一个整体,寒门的势力就会逐渐被打压下去,朝堂重新被垄断,那时候,刘协要做出一个决策,可没现在这般轻松如意。
书院建立得有个由头,就如同讲武堂一般,甚至这件事不能由刘协亲自来说,而是由别人请求,然后刘协深思熟虑之后再同意。
然后便是成立一个类似于教育部的机构。
不过这第一个请求的人,除了学问要好,还要有足够大的声望,大到这满朝文武都不敢拒绝甚至得帮着对方说话。
这样的人物,放眼天下也没几个,如果蔡邕还在世的花,蔡邕算一个,不过如今蔡邕不在了,刘协也只能他求了。
实际上刘协心中已经有了人选,已经着手让人去办,不过人能不能请来,刘协也没太多把握。
第(3/3)页